Author: Frédéric Migayrou
Translated Eng/Chn

放眼梨花女子大学,人们不得不联想到迈克尔·海泽的作品‘双负’(1969)。海泽为此作品在内华达州的平顶山中割出了一道500米长,15米宽的人造断口。这个大约移除了250000吨山石创造出的、有着垂直岩壁的人造山谷构成了一件艺术品,它要求观者把对几何空间极限的理解转变成一种复杂的感官感受,邀请观者亲身参与,用他们的个人体验来丰富这件作品。 多米尼克·佩罗将这种抽象的介入手段转换为一个复杂的建筑集合的同时没有让其失去任何观念上的力量,它为每个人提供了在经济利用空间的同时能够日常感受这种体验的替代品。在这个背景下建筑被当作综合性的景观,而不仅仅是一个被设计在环境中的花园;更确切地说,它是由一个立体的连接系统组织起来的,错综复杂的动线无限增加了视觉制高点的数量,并且由于简单的正面观感的消失,这些观察点被组合在不可思议的距离之间。


在观察梨花女子大学时,人们不是在面对一件物体,而是进入了一个万花筒般千变万化的机器将使用者的感受相乘,它的众多观察点持续地改变观者对整体的认知。随着季节的变化,梨花女子大学展现着永恒进化的景观——被雪覆盖着,抑或沐浴在阳光里。这座建筑不断被新的图景、新的感受丰富着。夜幕降临时,整座建筑会改变它的外观,幕墙玻璃散发出强烈的乳白色光线渐渐涌入低谷中,仿佛形成一个流体的断口、一道射光辐照着整个区域。梨花女子大学温和地表明,建筑强有力地超越了单纯的客观存在,同理,建筑师的工作也不仅限于用一种或多或少结构化的方式去诠释物体。对多米尼克·佩罗来说,建筑始终被预想成一个复杂的安排、一个永远保持活力的连接机构,将数量与质量融合成一个组织得十分巧妙的体系。有形与无形交织成一个复杂而非凡的场域、一个经济体,建筑在其中如同一个身体上的、知觉上的事件一般不断地被更新。